上周末又北上了
因為斷捨離講師來台,當然一定要去啊
說到這就會想起與斷捨離的相遇
<我與斷捨離>
我也是在大約七八年前認識山下英子認識斷捨離,但我是先認識怦然心動,才認識斷捨離(怦然的巧妙可以再跟大家分享)
那時當我認識斷捨離後,才知道原來我以前的整理都只是把a挪到b,再把b挪到c的攪拌而已
有時候甚至只是把東西拿出來,然後排序以後再把它放回去,那不是真正的整理。
當我讀到山下英子老師所說的「物品的流動」才懂,如果物品總是進來卻出不去,住在混亂的場域裡的我們就如同住在泥沙混濁的鯰魚一樣,因為家裡面的環境越來越狹窄到無法走動自如,此時如果捨的水門開了,物品流動後氣場也會跟著改善,我們就可以好好的生活,擁抱自由的身心靈,從那一刻起我才開始好好的捨。
過了七八年後,確實因為斷捨離我也斷很多不需要的雜物,最重要的是還有那些不需要的價值觀,那些別人認為的應該附加在我身上的,還有那些別人的期待等等。
而今天來斷捨離,是想確認這幾年來我所認知的斷捨離是否和真正的斷捨離有所差別,以及期望我能獲得更新的啟發。
<斷捨離講座當天>
一早到達會場,就看到想見到的艾岳老師
艾岳老師是斷捨離私塾的創辦人,曾經在大愛講堂演講
演講連結: https://youtu.be/6GtKByGcUnU
王艾岳老師是親自到日本把山下英子老師的斷捨離帶回台灣的人,看見艾岳老師很開心,應該是一種看見偶像的心情吧!
來講座的觀眾年齡層多屬於熟齡女子,大家對於斷捨離都十分有心得與熱忱,也有很多有趣的故事,不管如何大家臉上都掛著笑容、很開心。
<講師群>
講座開始了,這次日本斷捨離講師來台,雖然沒有見到山下英子老師,卻見到 #壇葉子 老師以及4位斷捨離實踐者分享遇見斷捨離的心路歷程,每個都讓我見到斷捨離的奇妙(好像直銷大會 哈哈)
而壇葉子老師是山下英子老師所公認的資深講師,在山下英子老師身邊待了有9年,在日本福岡組成斷捨離group 取名為「飛躍組」,待會兒會解釋原因。
<4位斷捨離實踐者的分享>
第一位是酒田 michiko さん
結婚25年,育有一男一女 大學生,大約兩年前開始斷捨離,除了丟東西以外,整理時只會把a挪到b 不是真正的斷捨離,以前只會穿婆婆的衣服,或是別人說穿什麼就穿什麼,自己以為不穿別人會不開心,但現在只穿自己喜歡的衣服。
本來是有門禁的(晚上6點),也因為斷捨離後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沒有,並且想回娘家就回,本來是不能出國出門的,現在夫妻關係改善想出國就出國,先生還會問說需要用錢嗎?需要可以就拿去用吧!
現在是自己一個人出來住,夫妻會出去玩兩三次,以前是就算是生病也不能先睡覺,現在可以想先睡就睡了,先生還會說,之前真是辛苦你了等等的話。
第二位是荒木 友希さん
四年前開始斷捨離時是剛新婚的狀態,婆婆是40年旅館老闆娘,因為從小單親家庭爸爸撫養長大的而感到自卑,在婆家被欺負時被說是失敗的媳婦,當時因為沒有媽媽讓她感到自卑
想說斷捨離說不定可以翻轉她的生活
當時她一直丟一直丟卻覺得有點不太對,後來遇到壇 葉子才明白斷捨離的意義
老師說:不要再丟了 不然每天買一個東西回家
買了自己喜歡的東西家裡氣氛變不同
本來不喜歡婆婆來家裡,後來婆婆來還會笑咪咪說請坐請坐
最大的改變是公公婆婆把旅館轉賣給別人,原本以為這一生就是要當旅館老闆娘的,而且婆婆還改口稱讚她是個聰明的孩子。
第三位是酒井 千惠さん
現在是生活規劃師、整理師,之前家裡東西多但算整齊可是要整理很久,現在與先生和16歲的孩子同住
先前是當了8年的偽單親媽媽,8年後先生從外地工作回來變得很憂鬱,後來看到山下英子老師的影片認識斷捨離,之後參加壇葉子老師的聚會開始斷捨離,當時丟了100袋大垃圾袋和30箱整理箱。
發現整理時要以空間軸為主而不是物品軸,斷捨離後開始願意包容先生的小缺點,就算吃飯時先生的納豆掉滿地也不會感到生氣,也因為心情變很好有新的連結,俗稱好事會發生的意思。
最後一位是中村 瑞惠さん
說到當時為甚麼結識斷捨離呢?當時孩子14歲青春期正值叛逆,自己不願意接受孩子有這樣的變化
2010年開始丟東西,2014年覺得投入斷捨離能改善親子關係,但並不是這麼簡單
但自從斷捨離後,很多好事發生了。
原本住在垃圾屋,後來搬進大房子獨居,後來斷了大房子 跟家人住在喜歡的房子,連壇 葉子老師都搬來附近住。
原本覺得自己是不幸的人,想要結束生命,現在覺得是95%幸福了,剩下5%就是親子關係了,而愛搗蛋的孩子也在一個月前寄了一封生日快樂的信給她,是之前所沒有的。
她發現之前過於聚焦於沒有改善的地方
透過斷捨離才發現原來老天爺已經在其他的地方滿足她了。
<壇 葉子老師>
壇 葉子老師說許多人陷入物品軸=自繩自縛
也就是自己拿繩子綁自己
繩子有多粗東西就多多
繩子多強韌期間多長
而這些講師是脫掉繩子才能來台灣(笑)
所以我們才會取名為「飛躍組」
繩子=價值觀
在斷捨離之前老師自己有好幾個倉庫,從小就沒有丟過一個東西,當她認識斷捨離時很生氣
就去找山下英子老師理論,想說怎麼可以有人這樣叫人丟東西,結局是最後卻被山下英子老師說服,變成自己跟隨山下英子老師9年(笑)
老師說我們都活在現在、現場、現實
但為什麼我們都覺得好累呢?
<我們為什麼覺得生活的好累好累?>
東西進來需要花時間、地方、精力
東西丟不掉的時候卻還是需要「花時間整理、需要地方擺放、需要精力照顧」
沒在用跟你沒關係的東西都需要花這些
東西沒有用 卻要付出這些代價
每天才會好累好累
沒時間的時候說好忙
沒空間時說家裡好小
整天好累
但當你捨的時候這些東西都回來了
=餘裕
家裡東西分三種、比例
1. 要適快20%
(需要的、適合的、喜歡的)
2. 執著30%
(沒有用但丟不掉)
3. 忘卻50%
(忘記存在的東西)
回去先處理第三種東西(忘記的東西)
為甚麼先處理,因為忘了表示沒有也沒有關係
家裡的幸福50%餘裕就回來
第二種東西(執著的東西)處理的時候,常常面臨的猶豫就像身上的繡,需要一直面對才會洗掉,這是風水會變好得開始,家裡有空間心裡有才有空間。
把焦點放在空間軸
物品少之後空間就出來了
有空間才有:餘地、餘白(留白)、餘力
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這麼喜歡住飯店的原因
餘地:先從桌子開始,放掉桌上的書
只要是平面的:桌上、地上都淨空
睡覺時桌子也要休息
空間留出來時間就出來了才會有體力、精力
這是一種自動化循環
越是把空間做出來才能過自己的人生
透過斷捨離忘卻的東西,執著的東西才會自動散去
斷捨離是創造自己的空間
空間屬於你才能自由發揮
捨掉多餘的東西才能在空間中做你想要的或是做你自己
<艾岳老師>
艾岳老師用老子的道德經解釋斷捨離,因為有部分有點深奧,小女子還無法體會(道行太淺)
有興趣請見老師演講影片:
老師說物質=能量
看的見的東西:物
看不見的東西:能量
跟自己沒有關係的東西=垃圾
每天我們到底要找什麼呢?
找(我)=自己,大家都知道找自己
如果找不到自己,怎麼找的到知己、音、心
老師說,每一個物品都帶有一個想法
老師說一天有86400秒,一秒鐘如果一個想法
代表腦袋每天有8萬個想法從腦中閃過
但99%是過去想過的
如果新的想法就近不來了
除非把多餘的想法放掉 靈感才會進來
這也就是會什麼我們需要捨
有捨才有得
<小小心得感想>
這次是第一次感覺與斷捨離這麼近,壇葉子老師不虧是斷捨離講師,幾個圖就能道進斷捨離的意義,在台灣每個人似乎都把斷捨離掛在嘴邊,但會不會都停留在「丟東西」呢?
你可能會說:斷捨離就是要丟東西啊?不然呢
如果陷入物品軸丟與不丟可能丟了還不見得開心,有時候還會引發家庭戰爭
當我們把空間留出來,平面、地面、桌面、角落、抽屜等,生活的餘裕就會出來了
這次最有感的是艾岳老師說 #所有的物都是潛意識浮上檯面的證據,每件買的、帶回家的東西都帶有意義,不管是希望自己變得更漂亮、更聰明、更有能力、更好等等
但這些東西如果多到阻礙生活時,或是太多都是過去式,讓我們的生活不能流動,如同陷入泥沼的鯰魚,住在便秘的房子裡,沒有人會感到快樂吧!
很多人遇見斷捨離後,先是捨物、捨價值觀、捨掉綁在身上的繩子,才有辦法自由飛翔。
我是極簡整理師Lydia
今天就分享到這裡
我們下回見。
此篇文源自於「極簡當媽」粉絲專頁2019年10月22日斷捨離來台(請使用Chrome瀏覽器開啟)